我只想要一个苹果1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10年秋天的那个周末,在城市东部的一家火锅店里,我和她初次见面。眼前的她25岁,很多女孩儿刚刚走出校园的年纪,却更恬静成熟。鸳鸯火锅蒸腾出的雾气里,不知为什么,我们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隔膜,我自然而然地向她倾诉了我独自在北京求学、工作、奋斗的经历。她坐在桌边安静地倾听,不时点头应和,我积蓄已久的孤独感被她的眼光拥抱了、融化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舒服。一年后,她成了我的妻子。
 
  在此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过,究竟会和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伴侣、组成家庭。我从大学毕业起在一家新闻机构任职记者,至今已12年。在北京这座千万人口的都市,与我有过或多或少接触的人也许数以千计,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走进我的生活。
 
  独身生活从24岁正式开始。我在城市东部的一个青年社区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贷款需要偿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房奴。7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被一再克扣,最后使用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在那个虽然狭小却还是空荡的一居室里,我每天都在担忧初入社会的各种问题。生活凑合着过,很孤独的,你知道吗?我的冰箱里面常年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牛奶,一样是速冻饺子。速冻饺子煮起来快,煮完后好洗锅,成为我日常饮食的第一选择。当时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几十种速冻饺子我全都吃了个遍。剩下的就是牛奶。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特别渴,想喝水,可我家里连能直接饮用的水都没有,冰箱里只有几包牛奶,我就把牛奶都喝了。
 
  我的邻居是一个搞it的哥们儿,技术宅,他成了我独居生活中的好友。我们做着完全不同的行业,我一回家,就跟他八卦各种各样采访的经历,他听得开心。反过来,他会给我讲做软件的事情,云山雾罩的,我也听不懂。我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打《魔兽世界》。夏天天气太热,我们不开空调,把两家的大门打开,各自端坐在自己的客厅里组团打游戏,摆好电脑戴上耳机,桌上放半拉西瓜,伸出脑袋就能看见对方,跟大学宿舍没任何区别。那是两个单身汉光辉灿烂的日子。
 
  但是某些东西好哥们儿是不能给我的。当我关上房门,独自面对那间空荡的小屋,满怀的是对生存的担忧。读书、工作、供房,在陌生的城市,我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源,一切只能依靠自己。我偶尔会想,要是有一个人能和我一起相扶相携地生活该多好啊!像我的父母那样。但那仅仅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我没有信心能够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承担起两个人共同生活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