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小白,看到一些材料,整理了华为财务改革的一些时间线。
孟晚舟,任正非长女,华中理工大学管理硕士。
主要负责华为华为公司的财务运营及管理。从履历上和对财务管理的改革上,感觉还是华为的功臣。华为的财务系统改革从 2003 年算起的话,到现在也有 15 年的历史了。也可能是业务的发展,促进了华为财务的变革。现在华为的财务共享中心应该还是很先进的。说说各个阶段的一些状态吧。
手工帐:杂乱无章,不合制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效率低、速度慢、扣减规则不明,这些会最终归结的财务人员的身上。所以那时候华为集成会计的工作状态有无奈,工作繁杂没有成就感。
SSE 平台:有所改善,但还是有问题,比如基层会计忙,总账会计更是焦头烂额,问题出在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前段的数据错了,之后的账目必然一错到底。
财务共享中心:改革始于 2005 年开始,华为财务部陆续规划了一系列的变革项目,比如说
- 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政策
- 海外 ERP 项目实施
- 五大共享中心成立(有说五大共享中心,也有说七大共享中心的,遵照华为官网说法吧)
华为与 IBM 合作,可以说华为在财务共享中心方面,还是走在了许多企业的前面。数据显示:
华为交出来的"成绩单"也是相当不错的:
单张发票处理成本下降 75%、审计调整率 0.01%,2014 年在原先基础上推行了财报内控,共监控前端各类不合规数据 78 亿美元,3 年共避免资金损失 9.45 亿美元……
谈到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从华为财务管理部收入业务中心部长梁家骥的话中,可见一斑。
共享的首页目标不是为了成本的节约,而是集团企业加强财务管控的强有力的手段。财务共享最终是为业务服务的,因此共享的运营模式应该配合业务布局来设置。
华为的产品在 140 多个国家销售,在订单量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是,有了财务共享中心,确实是可以帮助到企业做好管理和内控的,同时促进业务的发展,感觉这也是财业融合的表现。
不过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原有一些老的基层会计人员,可能要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己,不被淘汰。拙见,有写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