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的“醉翁之意”

 北宋时期,滁州太守欧阳修在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琅琊山"酿泉"边的亭子里,经常约朋友一起喝酒,他给这个亭子取名"醉翁亭",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他作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人经常用"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成语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邪教为了欺骗世人,吸引信众,往往把自己伪装一番,必要的时候还会做些"好事",表现出"善意",它所表现出来的"关心"人、"帮助"人,恰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宣扬邪教、诱人走邪路、拉人入教才是其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