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让品牌点亮中国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让品牌点亮中国
Jan 7th 2019, 00:00, by 人民日报社社长 李宝善

  ■提高"品牌强国"的认识站位 

  ■增强"品牌兴企"的行动自觉 

  ■强化"品牌为民"的责任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两者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供给与需求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说到底,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跃升,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消费体验,形成前所未有的供给能力,而市场则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由此推动经济发展。

  第一,提高"品牌强国"的认识站位。品牌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事关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对品牌建设的认识,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认识理解,营造全民培育品牌、争创品牌、擦亮品牌、呵护品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

  第二,增强"品牌兴企"的行动自觉。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对于企业来说,品牌代表着市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代表着价值链和客户群,代表着竞争力和利润率。对于企业家来说,品牌塑造体现的是创造价值的责任,是资源配置的能力,是服务社会的贡献。必须大力倡导品质立牌、科技创牌、匠心护牌的企业精神,让品牌意识扎根企业每一个员工心中,贯穿每一道生产工序,渗透每一个价值创造链条,以实际行动回应"国货当自强"的呼声,擦亮更多"金字招牌",打造更多"百年老店"。

  第三,强化"品牌为民"的责任担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的这一重大判断敏锐把握住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执政取向。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美好生活,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消费需求。要充分认识到,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改善民生福祉的根本路径,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一直高度重视品牌宣传,致力推动品牌建设。我们将进一步与社会各界通力配合、大力协作,发挥全媒体、多渠道、广覆盖、融合传播优势,扶持中国品牌,服务中国品牌,宣介中国品牌,助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品牌,让品牌点亮中国!

  (摘自在2018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07日 09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