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刘诗白:经济学家不是神,只是看得远一点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刘诗白:经济学家不是神,只是看得远一点
Dec 22nd 2018, 00:00, by 人民网

刘诗白先生出席颁奖活动。

12月22日,第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18)颁奖典礼暨《刘诗白选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10位经济学领域学者获奖。《刘诗白选集》是目前为止汇集刘诗白著作最为完整的一套出版物。

刘诗白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是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研究者。

刘诗白:经济学家不是神,只是看得远一点

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刘诗白与经济学结缘?刘诗白说,"《资本论》是我步入经济学殿堂的向导。"特别是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他师从经济系主任陶因、资深学者杨端六、刘秉麟,英国文学教授朱光潜、哲学教授张颐、俄文教授缪朗山等。在他们的指导下,刘诗白系统阅读了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大量西方经济学原著。后来,他还结识了进步教授彭迪先。"我当时因学习《资本论》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还经常向彭迪先请教,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教益。"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每到一个阶段,刘诗白提出的理论都会在前一阶段有所发展。刘诗白说,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应把理论研究立足实际,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而理论工作工作者,也就是智库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学术,并能够给政府决策提供建议,不能是空理论。特别是经济学更不能讲空理论。要为经济建设、经济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实用、致用。"当然,经济学家不是神,只是看问题看得远一点。"【详细】

刘诗白先生与十位获奖者合影。

刘诗白经济学奖最新得主阐述了什么?

"刘诗白经济学奖"是西南财经大学和刘诗白奖励基金设立的经济学奖项,主要奖励国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对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有较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并获得较好社会反响的经济学研究成果。2012年启动首届申报评审,每两年评审一次,设学术专著奖和学术论文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潜在经济增长率、雾霾污染治理、共享......这些都是出自第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奖成果里的"关键词"。

据了解,截止2018年5月25日,本次评奖共收到申报成果64项,全部通过形式审查进入评审环节。根据初审投票结果,共18项成果进入终审会。经评奖委员会民主评议、无记名投票,最终评选产生10项获奖成果。【详细】

刘诗白向张卓元赠书。

张卓元:刘诗白的知识结构很年轻

"谢谢指正!"当93岁的刘诗白向85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送上《刘诗白选集》时,郑重言谢。

40年前的1978年,刘诗白从四川财经学院借调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后来曾担任该所所长的张卓元,当年还是所内一名研究人员。借调北京的刘诗白,亲历了一项载入中国经济学史的重要事件——参与编撰我国首部《政治经济学词典》。正是在此期间,同在一层楼办公的两人相识相交,并成为挚友。

两位老友的又一个重要交集发生于2017年。那年9月,第六届吴玉章奖在京颁奖,当年92岁的刘诗白获得这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刘老当时谦虚的说,"我从事的工作说不上什么研究,只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粗浅探索。"张卓元则是第二届吴玉章奖获得者。谈及刘诗白同获此奖,他直言"实至名归"。

谈及93岁、相识相交40年的刘诗白,85岁的张卓元还说,别看他现在年纪大了,但他的知识结构却还很"年轻"。张卓元还举例说到刘诗白在产权方面的研究。2017年,封面新闻记者在采访刘诗白时曾获悉,他所作的《产权新论》一书,曾在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访成都时,送到朱镕基手上。【详细】

出版社:刘诗白力求尽善尽美 500万字稿件逐页翻看

《刘诗白选集》出版方、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多位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热切关注,结出了丰硕成果,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刘诗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黄立新介绍说,刘诗白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一生笔耕不辍,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为中国的改革贡献了宝贵智慧。

黄立新还透露,刘诗白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他90多岁高龄,亲自指挥工作团队,并一丝不苟对近500万字的稿子,逐页翻看。文字表示、数据核实、引文出处、译文对照、版本选择等方面都亲自把关,平均每天工作4小时以上,对其中的观点和文字反复斟酌、修改,力求尽善尽美。【详细】

刘诗白拿出专门段落感谢打字员

"本卷书稿承蒙曾琴女士精心打印,由于我的字迹潦草,辨识困难,加之以原稿反反复复修改,多次打印,可以说是印稿盈尺,这使曾琴耗费了许多精力,在此,我向她表示谢意。"

12月22日,《刘诗白选集》正式在北京发布。拿到全新的书籍,很多人都注意都,在其中一集的序言中,刘诗白拿出专门段落,感谢一位名叫"曾琴"的女士。她是谁?经济学泰斗级人物,为啥要感谢她?

其实,不仅仅是在书籍上郑重的感谢,在日常,刘诗白也多次在不同场合感谢曾琴。

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经济学家》这本学术期刊编辑部内的一名普通打字员。不过,相比一般的打字员,20年来,相当部分刘诗白的手稿都是通过她打印出来的。而且,也只有她,能够认识刘诗白的字迹。【详细】

(综合《封面新闻》、《川报观察》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