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频道: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Nov 29th 2018, 00:00, by 赵 伟

青岛港构筑起了联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庞大海上贸易航线网络,集装箱航线总数近180条,位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通过条条航线,青岛港跨越近万里亚欧大陆与世界"链接"。(人民视觉 张进刚 刘春修 摄)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抓住新机遇,开辟新市场,谋求新发展。

来自青岛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33个,协议投资额10.63亿美元,实际投资额6.7亿美元,增长415.38%。

数据背后,是青岛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地方经贸合作的系列举措:40余场"通商青岛新丝路 经济合作新伙伴"推介会、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境外工商中心、国际经济合作伙伴,为青岛搭建起多个"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平台;实施国际城市战略,推进企业、市场、产业、园区、城市"五个国际化",为青岛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强劲推动力;青岛口岸海铁联运的运行,使得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无缝衔接"……

拥有"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双定位的青岛,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打开"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之窗,开启全新的壮阔航程。

丝路对话新平台

青岛与丝路有缘,缘已千年。

从青岛城区往西北行驶约50公里,就是青岛下辖的胶州市。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设有当时全国唯一一处位于北方的市舶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线起航地,"人烟市井,交易繁华"。在板桥镇繁荣贸易的带动下,整个胶州湾成为"商贾所聚"的重要海域。几百年里,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货物的船队从这里出发,驶往世界。

现在,同样在青岛胶州,与板桥镇牌坊相距仅数千米的一片园区,因"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吸引全球目光:在这里,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已启动建设。这一示范区正是基于"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源自青岛与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秘书处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的战略合作。

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跨境发展、双园互动,这20个字,是青岛为该示范区确定的运作模式。在这一运作模式下,示范区的中国境内先导区面向青岛全域,核心区域包括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已吸引中外运华中公司、京东物流等总投资238亿元的21个项目签约落户。

目前,在启动区内,各类建筑机械齐聚,开足马力,将规划图纸一一变为现实。占地2平方公里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俄地方合作园区也处于示范区的核心区域规划中,正在加紧建设。在境外,青岛优势企业与沿线国家产业园在对接共商共建一批境外加工装配产业项目和贸易物流产业项目,目前已在13个上合组织国家投资13亿美元建设了23个投资贸易合作重点项目。

未来,示范区将按照"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布局,辐射对接亚太、欧洲的两大世界经济圈,构建形成"上合+X"总体拓展布局。

国际化的青岛,正沿着"一带一路",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

目前,青岛已在新加坡、韩国、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香港、英国、俄罗斯设立9处境外工商中心,拓展双向合作。今年以来,青岛还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了40余场"通商青岛新丝路 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经贸促进活动,搭建起境内外政企间对话交流和双向投资合作平台。青岛遍布全球的96个国际经济合作伙伴中,绝大多数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产能合作新模式

向海而生的青岛,从来不缺探索的勇气、开放的胆魄、通达的梦想。诞生于此的国际化企业,也继承了这一开放基因。

青岛海尔、海信、双星、青建等国际名企,纷纷沿着"一带一路"贸易投资,短短几年,便成长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

主业并购世界品牌,是青岛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

7月6日,青岛双星与韩国产业银行(KDB)在韩国首尔完成锦湖轮胎股权的交割。双星收购锦湖轮胎后,进入全球轮胎前十强,也由此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企业。"交割是双星和锦湖轮胎发展的新起点,新起点是从世界轮胎发展的引领者做起,成为全球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交割仪式上,双星集团董事长柴永森雄心勃勃,现场表示将努力使双星和锦湖轮胎的合作成为"中韩人民友谊的典范、中韩经贸合作的典范、劳资友好关系的典范"。

同样源自青岛的海尔、海信等企业近年来相继在海外并购日本三洋、新西兰菲雪派克、美国通用家电、日本夏普等国际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先进技术。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由青岛企业投资的合作园区、项目,越来越多。海尔鲁巴经济区获商务部确认为国家级境外合作区,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海信集团南非工业园辐射南部非洲15个国家市场,成为当地家电市场第一品牌。瑞昌棉业公司在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等非洲5个国家建设了棉花种植、榨油和纺纱项目,惠及非洲20余万农户。此外,即发集团在越南的服装生产基地,赛轮金宇集团在越南的特种轮胎生产基地,森麒麟轮胎公司在泰国的轮胎生产基地也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资源开发与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同样为青岛企业赢得多方赞誉。东方铁塔公司在老挝开展了钾矿资源开发项目;青岛城投集团与恒顺众昇集团在印尼建设青岛综合产业园,开展镍铁矿资源开发与加工项目建设;山东电建三公司在巴基斯坦承建的电厂项目,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能源类合作项目。

多式联运新通道

中国和欧洲,分列"一带一路"两端。然而,万水千山从来不是阻隔,奔驰的中欧班列实现了中欧跨越大陆的握手。

10月31日上午10时18分,"齐鲁号"欧亚班列在青岛、济南、淄博、临沂四地同步首发,四列满载着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汽车、建材、小商品、咖啡等货物的列车分别驶出站,发往莫斯科、塔什干、阿斯塔纳等"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城市。

钢铁巨龙飞架,不以山海为远。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第一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青岛口岸多式联运中心西外环铁路桥上,两条铁轨从层层堆砌的集装箱中延伸出来。顺着这条铁路,青岛搭建起西联中亚欧洲、东接日韩亚太、南通南亚东盟、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贸易物流通道。目前,这里已开通了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蒙班列、中韩快线、东盟专线等5条国际班列,累计到发国际班列1084列、7.43万标箱。

通过多式联运,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也更加多样。

来自青岛港的数据显示,在青岛—中亚过境班列的班次计划上,今年,青岛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条线路达到一天两列,至二连浩特、满洲里一周三列。同时,中亚过境班列的开通也大大减少了物流时间。其中,青岛至欧盟俄东地区的物流时间由原来海上运输的近1个月压缩至12—16天。

"我们认为青岛在开展国际海铁联运方面具有位置、时效等多方面的优势,是日本对接中亚欧洲开展转口贸易的适合城市,希望下一步与青岛积极探讨开展合作。"10月中旬,日本日通中国公司山东区域总经理久米崇特意来到青岛,探讨与青岛共同开展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海铁联运合作。

通过多式联运,青岛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无缝衔接"。一趟趟海铁联运班列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往返,行驶出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共赢的加速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