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频道: “吃”粉笔的老师——记曾在中国任教的西班牙语教师卡斯特多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吃"粉笔的老师——记曾在中国任教的西班牙语教师卡斯特多
Nov 26th 2018, 00:00, by 人民网

  新华社马德里11月26日电通讯:"吃"粉笔的老师——记曾在中国任教的西班牙语教师卡斯特多

  新华社记者黄泳 田栋栋 冯俊伟

  有人说,教师的最高境界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中国就曾有这样一位来自西班牙的老师,学生们都亲切地直呼他的名字"佩佩"。几十年过去了,人们还清晰记得当年他"吃"粉笔和连说带唱的教学趣事。

  佩佩全名是佩佩·卡斯特多·卡拉塞多,1914年生于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费罗尔市。1964年卡斯特多来到北京,开始了他15年的在京教书生涯,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附属中学任教。在今年中西建交45周年的时候,人们又想起了这位为两国文化和教育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老朋友。

  卡斯特多率真的性格、独特的模拟表演式教学、对学生的关爱呵护,使许多中国学生和朋友至今仍十分怀念他。当记者拨通他们的电话时,听到的都是暖暖、幸福的回忆,脑海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岑楚兰和卡斯特多是多年的老朋友。岑楚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任教时,经常去卡斯特多家中咨询教学中出现的疑问。岑楚兰说,有一段时间北京市的西班牙语外籍教师很少,卡斯特多成了一个大忙人,不仅给学生上课,还为学校、出版社等一些单位的西语部门解答疑难问题,每一次他都热情接待、有求必应。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国际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回忆道,当年卡斯特多因其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被尊称为"专家之王"。

  生动活泼、简单易懂、由易到难是卡斯特多的教学特点。岑楚兰说,卡斯特多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授课,还伴有画图、唱歌跳舞。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向小学生解释词汇是个技术活。比如,"品尝"这个词该怎样解释?这时卡斯特多会毫不犹豫地把手中的粉笔放到嘴里,告诉大家这就是"品尝";那"躺下""睡觉"呢?他会顺势躺在地上,大家立刻就理解了。学生们很爱上他的课,而且进步非常快,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就能用西班牙语讲简单的故事了。

  岑楚兰回忆说,在西语教学起步阶段,几乎没有合适的教材,于是卡斯特多就自己编写了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的教材。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的发音和口语进步很快,翻译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为了让学生听到地道的西班牙语,卡斯特多还自掏腰包从西班牙购买了口语教学幻灯片。这份教材语言地道,会话很生活化。1972年,卡斯特多将它赠予北外西班牙语系。这份教材一直用到九十年代,并被推广到多所院校。

  卡斯特多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常世儒的恩师。常世儒中学时代就是卡斯特多的学生,后来在陕北插队时,常世儒坚持自学西班牙语。那时农村没有西语老师,北京的中学和大学也还没有复课。于是,常世儒就把练习题寄给卡斯特多,每次卡斯特多都一字一句地认真批改,然后再寄回给他。

  "每每收到改回来的厚厚的练习册,我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和幸福。他的恩情已深深铭刻在我心里。"常世儒说。

  卡斯特多教过的学生中,有些成为外交官,有些成为老师、企业家。西班牙前驻华大使费利佩·德拉莫雷纳告诉记者:"学生们都喜欢叫他佩佩,非常需要他。在中国十几年间,他教出了几代优秀的西班牙语学生。为此,我向西班牙政府申请为他授奖。"

  1980年,卡斯特多结束在中国的工作回到西班牙。

  为表彰卡斯特多为推广西班牙语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西班牙政府1981年授予他阿丰索十世骑士勋章。时任西班牙驻华大使德拉莫雷纳在北京为卡斯特多举办颁奖仪式,他的上百位学生和朋友出席了仪式。

  1982年,卡斯特多在马德里的家中去世,终年68岁。

  卡斯特多对中国、对中国的学生和朋友感情很深。他曾对好友说,希望去世后能葬在北外,或是能留下一点东西在学校,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到"可爱的孩子们。岑楚兰对记者说,卡斯特多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因为他桃李满天下,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会永远留在学校和一代代学生心中。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