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边走3

一条小船无声无息漂过,两个老头,穿着“河道保洁”马甲,一人坐船头笃悠悠掌舵,一人立船尾拿着大网兜有一下没一下的捞垃圾。此处闹中取静,垃圾自然不多,网兜里多是枯枝落叶。老人家一个说苏州普通话,一个说四川普通话,居然互相都能够听懂,你一句我一句煞是热络,满河里都是他们俩的说笑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沿着河走,继续向西,右手边一条小巷名叫五龙堂,北通十全街。相传原有一座大庙,供奉龙王的,如今片瓦无存,唯留一眼双口水井,石头井圈隐隐可辨“萭寿泉”三个字。井水清澈,一只小桶起起落落,附近人家聚在一起洗衣洗菜。用惯了自来水的小朋友,攘臂挽袖要亲手吊一桶水上来。这种场景,虽然庸常,却也亲切,甚至入的诗:古有李煜“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近有民国刘延陵 “石榴花开得鲜明的井旁,那人儿正架竹子,晒她的青布衣裳。”

一座一人多高的铁架烛台,斑斑点点的全是红色烛泪,台脚旁边挖了个香灰坑,有时候能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胖和尚,黄色僧衣,灰布僧鞋,骑电瓶车载着大铁桶来将香灰挖走。

初一十五,佛祖诞辰,观音生日,必定有白发老太太来此烧香磕头,蓝布包头红头绳,青布大衫花做裙,一看就是郑重其事的打扮了,大清老早从甪直、光福一带赶过来的。没有供桌,一盘盘糖果、熟鸡、煎鱼,和膝盖、额头一起搁在草地上,衰老的腰身艰难的起落,合掌、高举过头、翻掌、额头轻触点地,仪轨一丝不苟……烛火闪烁,青烟袅袅散入虚空,佛祖慈悲,听到她们的心事了吗?民间信仰的单纯与执着,就像路边野草,无人呵护,风霜雨雪,却依然顽强的一代代生存延续,令人惊诧而感动。我总是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在那些俯伏的背影后悄悄合掌,借她们虔诚的一炷香,许一个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