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加力提效 财政政策更积极(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①)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加力提效 财政政策更积极(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①)
Jan 3rd 2019, 00:00, by 白景明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力要精准发力,提效重在制度建设,两者相辅相成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要加力提效,这是党中央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重大决策。

  加力提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加力是指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提效是指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两者的结合点,是体现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化解更大力度的减税增支带来的财政收支矛盾。

  进一步分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而是精准发力。

  首先,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把普惠式减税和结构性减税有机结合起来。

  普惠式减税,主要包括深化增值税改革和全面推出个人所得税改革两项措施。前者是通过减轻实体企业税收负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路,为企业加大结构调整投入输血,后者则是要通过减轻消费者负担为扩大需求打基础。这两项长效性减税,最终会形成总供求更高水平对接,进而实现逆周期调节。

  结构性减税,主要包括动态调整进口关税税率水平、加大针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其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就业吸容功能,让更多的人有事干、干好事,减轻消费者部分进口商品购买负担,满足多层次消费偏好。同时培育创新能力,扶持新动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其次,扩张支出将把规模扩张和支出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2019年继续扩张支出,但不走大幅提高赤字率道路。具体讲,就是有保有压。保是指继续加大扶贫、社保、环保等投入,来提升保障水平,增加科技创新等投入,来助力结构调整。压是指通过主动调减一般性支出,来压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显然,这种扩张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扩张。

  提效是另一种形式的加力,重在制度建设,具体要落实三大改革任务:一是把所有预算资金纳入绩效管理并建立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制度;二是加快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建设;三是探索建立支出政策评估体系,为建立专项资金退出机制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创造条件。

  (作者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本报记者李丽辉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03日 10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